- 潘国琪、仲伟民:回到“人文小综合”!文史哲不分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精髓!
- 时间 : 2021-05-17 来源:《文史哲》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 潘国琪、 仲伟民 点击 :
-
编者按 2021年5月1日即将迎来《文史哲》70周年刊庆,本刊公众号特推出刊庆推送特辑,内容以《文史哲》作者和编者回忆为主。本期推送刊庆特辑第五期,是潘国琪先生和仲伟民先生为纪念《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所作,分别从“编辑主体作用”和“人文小综合”的角度讲述了《文史哲》饱受赞誉的原因。特此编发,谨以自励。
人物简介
潘国琪,湖南望城人,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教授,曾任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理事长等 仲伟民,山东宁阳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原 载 |《文史哲》2011年第6期,第47-48页,50-51页
发挥编辑主体作用 ,打造学术期刊品牌
潘国琪
《文史哲》创刊六十周年,穿越时光的隧道,经过风雨的洗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史哲》由一个同人刊物到一份厚重的高校学报,一路奋斗,一路凯歌。她在高校学报开了“百家争鸣”的先河,她在高校学报树立了热情扶植“小人物”的典范,她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繁荣学术方面做出了榜样。她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多次关注和重视,受到陈毅元帅的表扬和推崇,受到全国学人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她首届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她曾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最近又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概而言之,《文史哲》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一个亮丽品牌,是广大读者心目中的一座学术丰碑!我们有一百个理由为她高歌,为她赞美!
《文史哲》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我看来,作为编辑活动中的编辑主体的作用是最根本的原因。
从《文史哲》编辑活动中的编辑主体看,我认为有这样三点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文史哲》有一个优秀的编辑团队。现在的这个团队由十多位编辑组成,学术素养很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精深的专业,都有深厚的学术根底,都有广阔的学术视野,都能慧眼识金。所以他们每个人组织、审读、编发的稿件都是有分量、有品位的。这个团队的成员不仅学术素养高,而且思想境界高。他们每个人都敬业、乐业,为办好刊物而辛勤耕耘,精益求精。不管付出多少艰辛,不管耗费多少精力和心力都无怨无悔。因之,这个编辑团队称得上是全国高校学术期刊界,甚至是全国学术期刊界的一支劲旅。正是这支劲旅,创造了《文史哲》的辉煌!
二是《文史哲》有高素质的主编领航。众所周知,主编是一个刊物的旗手,是编辑团队主体中的核心和灵魂,在整个编辑活动中起着主持、主导的作用,对办刊宗旨、编辑方针的贯彻,对学术质量的把握,担负着直接的责任。所以,一个学术刊物的主编应该或者说必须由具有高素质的学者担任。据我所知,《文史哲》自创刊以来,历届主编都是德才兼备的知名学者。现任主编王学典教授就是一位知识广博、学术造诣很高的著名历史学家。
他的《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等数部著作和80多篇史学论文,都是很有影响的力作。他对如何办好学术期刊有深刻的思考,对如何鉴别文章的学术价值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判断文章有两大尺度,一是有无功力,二是看见识的高低,而文章见识的高低则要看其洞察力、想象力、概括力和抽象力如何。这是道前人所未道的真知灼见。应该说,这也是判断刊物学术质量的尺度,很是耐人寻味!学典教授于2006年担任《文史哲》主编,他不辱使命,铭记责任,依照自己的办刊主张,充分发挥编辑团队主体的作用,精心策划,精心耕耘,在短短的几年内,使《文史哲》的学术质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于去年无可争辩地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这不仅是《文史哲》和山东大学的骄傲,也是高校学报和全国高校的骄傲!由此可见,主编对于所办刊物的发展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
三是《文史哲》始终坚守正确的办刊理念。《文史哲》自创刊到现在,历届主编和编辑人员都视质量如生命,追求学术的高品位,用刘京希教授的话说,就是“学术期刊质量是决定期刊影响力的根本”。基于这一理念,《文史哲》的编辑主体包括主编和编辑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外界的干扰,不是削足适履,丢失自我,去适应某些不科学的评价机制的要求,而是保持自己的风格,扎扎实实地狠抓学术质量,不断地强化品牌意识,走自主办刊之路。正因为这样,《文史哲》刊发的文章大多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材料翔实、论证严密、学理性强,很有厚重感。刊物的质量说到底是文章的质量,所谓“刊以文名”就是这个道理。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文史哲》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可喜的是,《文史哲》的主编和编辑们不仅注重内容质量,同时还很注重编校质量。我曾以挑剔的眼光读《文史哲》的文章,都极少发现语法和文字方面的差错,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对于文章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文校对得非常仔细。我曾核对过一篇文章中38处经典著作引文,竟未发现一个字、一个标点的差错,在“十引九错”浮躁风气盛行的当今,能做到这一点,实在太不容易!我们《文史哲》的主编和编辑们用自己所创造的实绩和高端产品,诠释了他们视质量如生命的办刊理念。《文史哲》的办刊理念,还包含开放意识、读者至上意识等等,同样给人以诸多的启示,同样很可宝贵!
我们祝愿《文史哲》以纪念创刊六十周年为契机,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成绩,锐意进取,努力攀登,继续前行。深信我们的《文史哲》必定会满怀信心,再展宏图,创造未来新的辉煌! 《文史哲》的独特道路:人文小综合 仲伟民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创办的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文史哲》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我将《文史哲》的特点和风格简单地总结为一句话,即“综合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这种特点是《文史哲》独有的,在全国社科期刊中是独一无二的,已成为《文史哲》独特的品格,正是这一品格使《文史哲》成为中国社科期刊界的一面旗帜。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代表,《文史哲》不仅是山东大学的骄傲,而且也是全国社科期刊尤其是全国文科学报的骄傲。 中国的学科期刊大体上可以分为专业刊和综合刊两大类,我做过这两种期刊的编辑,总的体会是,专业刊比较省心,因为专业刊容易得到专家的认可,有固定的读者群,但在学科交叉和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专业刊也有一定的弊端;比较而言,做综合刊则比较费力,综合刊不容易得到专家和业界的认可,因为没有固定的读者群。大家知道,近年来中国的综合性社科期刊尤其是大学学报屡遭批评,就是因为学报过于综合,内容过于庞杂,文、史、哲、政、经、法各个学科无所不包,往往导致所发文章良莠不齐,以至于学报被认为是垃圾,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批评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学报不得不改革,力求改变现状。
在诸多学报面临发展瓶颈的情况下,《文史哲》却在专业刊和综合刊之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我把它总结为“小综合、大专业”,从而闯出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的发展之路。说“小综合”是因为她不像中国绝大多数综合性期刊那样无所不包,《文史哲》主要发表文、史、哲人文学科方面的文章。记得几年前也有人主张,《文史哲》要走大而全的路子,对此我提出了担忧,好在我的担忧并没有成为现实,编辑部的同志们顶住了压力。“大专业”是指《文史哲》办刊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容相契合。大家知道,分科学术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引进的学术规则,这种规则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否认这种学术规则对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国学术同西方学术接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结合也对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割裂。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史哲融会贯通或文史不分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精髓,因此中国学术要立足中国并走向世界,就必须在分科学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回归到大专业的传统之中去。而《文史哲》独具的这一特点,在未来中国学术发展和创新以及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十年来《文史哲》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坚持学者办刊。《文史哲》从创刊起,历届主编都是著名的学者,我想这是《文史哲》能够持续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编的眼光和学识对杂志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学校能够让知名学者做主编,尤其是让那些具有个性的学者做主编,让他们放手去做,这需要校领导极大的魄力。在现行的政策体制下一般学校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也很难长时间做到,而山东大学做到了。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山东大学的做法是值得其他大学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是《文史哲》积极介入乃至引导学术潮流。在这方面,全国任何其他的杂志都不能与《文史哲》相提并论,正是因为这样,《文史哲》才在全国的期刊界享有盛名。比如,“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关于传统文化的大讨论,我们80年代过来的人都非常熟悉,起点就是因为《文史哲》。而近年《文史哲》发动的几场大讨论,如“儒学是否是宗教”和“疑古与释古”的讨论同样非常引人注目。这两场大讨论至今仍在继续,在学术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从去年开始《文史哲》又开辟专栏,再度提出了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大讨论,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巨大。这一讨论对历史学界至今尚未完成的拨乱反正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一讨论的意义在不远的将来会充分地显现。
第三是严把质量关,尽最大可能杜绝人情稿;通过“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团结了一大批学术界的精英人物,从而使稿源有了充分保障。
第四是精兵强将组成编辑部。
最近《文史哲》成为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期刊唯一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刊物,这不仅是山东大学的光荣,也是全国高校学报的光荣,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人们常说,一流的高校必须有一流的期刊。我想山大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流的期刊。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又坐落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在今后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人文学术一定会有助于山东大学的腾飞,《文史哲》杂志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老编辑,我从内心里喜欢这份杂志;作为一名老读者,我从这本杂志中受益匪浅。我衷心希望《文史哲》越办越好,争取更大的辉煌!